明知官军会走朱仙镇,但闯营对朱仙镇的防御,看起来却很是松散,甚至是毫不在意,李过驻扎陈留,大部分的精力好像都集中在杞县方向--这是闯营的诡计,故意要让官军走朱仙镇,只要官军向朱仙镇进军,李自成的策略就成功了一半。
对自己的叔父,也就是李自成的策略,李过是知晓的,并一直在忠实的执行。
听到官军兵分两路,向开封扑来之时,李过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僵持了两个月,官军终于是动了,官军再不动,他闯营的粮草补给真要出现困难了。
李过立刻火速向李自成汇报,同时派出大批的侦骑,打探两路官军的虚实。
直达杞县的一路打着左良玉的旗号,而从杞县南面而过的那一路,打的是太子带天出征的旗号。从常理上将,太子代天出征应该是官军的主力,但偏偏所有人都知道,官军十几万的大军里,真正能打能战的,只有左良玉的部队,其他部队都是来陪榜助威的,只要打败了左良玉,其他官军就不战自退,包括朱家太子带来的京营兵也是一样,李过不觉得京营兵会有什么太强的战力。
很快。李过就得到了回报。
杞县左良玉的大军连绵不绝,队伍将近有十里长。(丁启睿打了很多假旗帜,故意拉长队伍,看起来兵马众多)
而朱家太子那一路,也是声势浩大。
李过有点疑惑,如果官军的目标是朱仙镇,那么左良玉的主力应该和朱家太子在一起才对,为什么左良玉却要拉到杞县,是其中有诈,还是官军想要采用两路同时进逼的战术?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情报,李过令杞县境内的骑兵部队和“左良玉”战了一场。此战不为胜败,只为了解“左良玉”军中的虚实。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之后,流贼骑兵带着俘虏的两个“舌头”迅速撤退。审讯之后,迅速将情报回报给李过。
李过这才知道,左良玉并非左良玉,实际乃是丁启睿带领的方国安和杨德政的部队。
而且兵马只有区区两万。
至于左良玉的兵马在哪,他们却也说不清楚。
这一来一往,延误了两个多时辰。
李过隐隐感觉事情有点不妙,乱打旗号,冒充其他部队,这样的战术官军很少使用,倒是流贼惯常使用这样的战术,今日这是怎么了?官军怎么变了性子?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情报,李过令骑兵对朱家太子的主力部队展开试探和骚扰,务必要抓到几个“舌头”。
双方骑兵战了一场,但李过的骑兵却没有占到便宜,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盔甲兵器得到加强、士气正是旺盛的虎大威的前锋骑兵。在虎大威带领下,李过派出的骚扰骑兵被杀的大败,抓舌头的任务也失败--杨文岳遵照太子的命令,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步兵缩成一团,前锋骑兵也是小心游弋,不给李过机会。
虽没有抓到官军的舌头,但流贼侦骑却看到了官军的真实军容,和丁启睿的虚张声势不同,此一路的兵马实实在在,盔明甲亮,刀枪如林,马蹄人腿踏起的烟尘,足足有三尺高,队伍连绵十里,兵马有十几万,看起来真是官军的主力。隐隐地,还看到了左营几个将领的旗号。
丁启睿率领的部队是“偏师”,打左良玉的旗号乃是为了迷惑闯营,这一点的雕虫小技已经被识破,这一路的偏师暂时也可以不用管,官军的主力是朱家太子统领的大军,看样子应该会直接奔赴朱仙镇,这一切都不出李自成的预料,甚至可以说,官军正在逐渐走入闯营布置好的陷阱之中。
正常情况下,李过应该长松一口气,因为一切都在预料中。
但李过却总觉得事情有点不对。
和官军交手这么多年,虎大威的骑兵和左良玉的骑兵,流贼们还是分的很清楚的。既然左良玉的部队在太子军中,那为什么担任前锋的却是虎大威呢?左良玉的骑兵可比虎大威多好几倍,就算不全部派出,也应该派一部分精锐随虎大威一起担任前锋才对。
左良玉窝在军中不出,究竟是什么原因?
除了令骑兵加强侦查,务必探查到“朱家太子”兵马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左良玉所在之后,李过又将最新的情报和自己的疑虑写成书信,快马报给李自成,请李自成定夺。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对官军的试探和侦查,也一直在进行中。军情不断的聚集到李过的面前。直到晚间,朱家太子的官军大兵在陈留县南面四十里、距离朱仙镇还有八十里的王家庄扎下大营,各种军情的回报才算是舒缓了一点。
夜晚,李过带着亲兵,亲自到王家庄查看。
远远地,藏在黑暗之处仔细观察面前的官军大营,李过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照战前的情报搜集和估算,左良玉杨文岳等人加上朱家太子的两万兵,官军人马应在十八到二十万之间,丁启睿那边两万,官军再在归德留一点人马防守,随着朱家太子的官军主力,最少应该有十五万才对。
但眼前的这个大营盘,绝没有十五万人马!
李过,字补之。
只所以叫这个名字和字,乃是因为年少之时他曾经犯过一次大错,为自警,改名为李过,并“补之”。作为闯营的后起之秀,李过只所以能担当大任并不是因为他是李自成的侄子,而是因为他遇事果断,敢打敢冲,于军阵之中,常常有他人没有的精锐目光。
怎么回事?官军兵马怎么少了这么多?少掉的四到五万人马去哪了?
忽然,一个恐怖的想法忽然在李过脑中闪现:难道少掉的人马,已经绕道直扑朱仙镇了?
不,不可能!他在朱仙镇附近布置了大量的侦骑,但有官军出现,他立刻就会得到消息,但到现在为止,朱仙镇附近还是平静如常。一应的军报都正常传回,没有发现任何官军的踪迹。
如果不是朱仙镇,那会是哪?
李过的瞳孔忽然收缩。
比起朱仙镇,朱仙镇西面的水源才是决定这场战役的胜败关键,如果官军抢先到达朱仙镇的西面,驻起营寨,闯营所有的谋划就全部落空。加上粮草不济,在开封城下屡次受挫,士气低落,这一仗闯营就非败不可了。而他布置的侦骑,都在朱仙镇的东面和南面游弋,如果官军从朱仙镇的西南和更远处的地方绕行,他还真是不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