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2 / 2)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5549 字 2021-11-30

十几名商人居然争抢了起来,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这些丝绸的价格是非常便宜的,如此便宜的丝绸并不多见,若是错过这个机会,那就太可惜了,既然讨价还价没有成功,他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发财的好机会。

由于三艘商船的货物特别多,而这些商人好多并没有携带过多的钱财,这就造成了商人们购买的货物不是特别多,每个商人都是买一部分丝绸,大量商人都去购买,倒也是能够将这些货物全部销售出去,最多一个月时间,这些商品差不多都能卖完。

李安将几十匹丝绸运到大营之后,并没有重新将这些丝绸送回店铺,这些都是李安拿来自用的,随行的麾下之中,也是有裁缝的,这些裁缝完全能够按照李安的要求,为李安量身打造一些衣服。

这些都是丝绸,而丝绸衣服穿在身上是非常舒服的,尤其是在热带的确,穿薄薄的丝绸最舒服了,穿着舒服也是丝绸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要说丝绸的特点,主要有五点,第一就是穿着舒服,穿着非常舒适,真丝绸由蛋白纤维组成,与人体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对人体的摩擦刺激系数在各类纤维中是最低的,如此,穿在身上自然也就是最舒服的了。

第二点就是吸、放湿性好,蚕丝蛋白纤维富集了许多亲水性基团,又由于其多孔性,易于水分子扩散,所以它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或散发水分,并保持一定的水分,在正常气温下,它可以帮助皮肤保有一定的水分,不使皮肤过于干燥,在夏季穿着,又可将人体排出的汗水及热量迅速散发,使人感到凉爽无比。

另外,丝绸不仅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还有很好的保暖性,其保温性得益于多孔隙纤维结构,蚕丝纤维里有许多极细小的纤维,这些细小的纤维又是由更为细小的纤维组成。因此,看似实心的蚕丝实际上有三四成以上是空心的,在这些空隙中存在着大量的空气,阻止了热量的散发,使丝绸具有很好的保暖性。

第三就是吸音、吸尘、阻燃的作用,真丝织物有较高的空隙率,因而具有很好的吸音性与吸气性,所以除制作服装外,还可用于室内装饰,由于蚕丝具有吸湿、放湿性能以及保湿性、吸气性和多孔性,还可调节室内温湿度,并能将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吸掉,另外,真丝纤维的热变性小,比较耐热,加热到一百度时,只有很小的脆化,而大多数合成纤维的热变度要比真丝大四五倍,蚕丝的燃烧温度在三四百度,属难燃纤维,而合成纤维的燃烧温度在二百多度,即易燃、易熔,因此,采用蚕丝纤维作为室内装饰的原料,不但可以起到吸音、吸尘、保温作用,还有起到阻燃功能。

第四就是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丝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线,因此丝绸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功能。而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是十分有害的。当然,丝绸在吸收紫外线后,自身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使丝织品在日光的照射下,容易泛黄,为了维持丝绸的美观,还是不要将丝绸放在露天比较好,所以,在丝绸货物运输的过程中,要尽量放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之中,比如船舱内就比较合适,而不能露天放在船只的甲板上,那样会造成丝绸产品质量的下降。

第五点就是保健能力了,真丝纤维的保健功能是无法替代的,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十八种氨基酸,与人体皮肤所含的氨基酸相差无几,故又有人类的第二皮肤的美称,穿真丝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线的辐射、防御有害气体侵入、抵抗有害细菌,而且还能增强体表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不过,丝绸有优点就会有缺点,丝绸的缺点就是容易折皱,容易吸身,不够结实,褪色比较快,这些也都是没法避免的。

丝绸是大唐比较重要的外销产品,在李安推动工业发展之前,大唐外卖最重要的几种产品之中,就有丝绸的身影,甚至陆地和海上主要通道的名称就被称为丝绸之路,可见丝绸对于大唐的重要性,现在由于有了更挣钱的工业品,丝绸的重要性似乎显得没有以前重要了,但重要性仍旧不低,丝绸仍旧是大唐帝国最主要的外贸产品之一,每年都能为大唐帝国带来丰厚的利润。

要说大唐丝绸的起源,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据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取丝,但按个时候还没有丝绸的概念,但嫘祖是丝绸发明的始祖,这个是没有争议的。

关于嫘祖发明养蚕取丝,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黄帝战胜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五谷,驯养动物,冶炼铜铁,制造生产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给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过程中,嫘祖和黄帝手下的另外三个人作了具体分工,胡巢负责做冕帽子,伯余负责做衣服,于则负责做履,而嫘祖则负责提供原料,她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不长时间,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吃。

有一天,这几个女人悄悄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许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尝,不是涩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就忙着去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小口。等各人把筐子摘满后,天已渐渐黑了。她们怕山上有野兽,就匆匆忙忙下山。回来后,这些女子尝了尝白色小果,没有什么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么也咬不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果子。正在这时,造船的共鼓走了过来,发现几个女子站在那里发愣,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女子们便把她们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说了一遍。拱鼓一听,哈哈一笑说一听马上就要去看。这些女子为了不让她走动,便把缠在棒上的细线拿到她身边。嫘祖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详细看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又询问了白色小果是从什么山上、什么树上摘的。然后她高兴地对周围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却有大用处。你们为黄帝立下一大功。

说也怪,嫘祖自从看了这白色丝线后,天天都提起这件事,病情也一天比一天减轻,开始想吃东西了。不久,她的病就全好了。她不顾黄帝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嫘祖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并非树上的果子。她回来就把此事报告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桥国山上所有的桑树林。黄帝同意了。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这就是嫘祖发明养蚕取丝的故事,虽然有一定的传说性,但也很有可能是真是的故事,都几千年时间过去了,谁也搞不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就当是真的好了,毕竟,养蚕取丝肯定是先祖们发明的,这一点是肯定不会有错的,也有可能是嫘祖麾下的人发明的,但因为嫘祖是领导,所以,就把这个名号让给了嫘祖,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李安拿回军营的丝绸,让麾下裁缝全部将其做成衣服,主要做成内衣,外衣少做几件就行了,丝绸的衣服贴身穿是最舒服的,贴身的内衣最好用丝绸去做,而李安选择的布匹,并非全部是丝绸,也有丝绸和棉线混合的锦缎,这些比较时候做外套,当然,在热带地区,外套也仅仅只是单薄的一层而已,穿的太多太热了,谁能受的了,就连将士们的铠甲,都换成了透风轻便的藤甲,而且,还只有胸甲这一块的防护,其余部位并没有防护,算是轻装了,但胸口的藤甲抵御普通箭矢的攻击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甚至刀剑的劈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御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