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京城会试(2 / 2)

正是那于大仙。

这家伙见势不妙,便想脚底抹油开溜。

“噗……”

哪知,也不知哪里飞来一个小石头击中腰眼,痛得于大仙眼前一黑,晕晕沉沉掉落下来。

飞得高,摔得惨。

更点儿背的是,这家伙落下来的时候,正好下面有一块海碗大小且不规整的石头。

摔落下来,顶到背心上,直接破防,几乎整颗石头都嵌进了身体里……

于大仙一挂,几个弟子更是成了砧板上的肉,一个个面如死灰,乖乖束手就擒。

等人抓回县衙后不久,婴宁也凯旋而归。

正如秀娘所说的那样,夜叉一死,被它祸害的孤魂野鬼终于得以解脱,包括秀娘在内,也得到了投胎转世的机会。

为此,寇达感激不尽,花高价钱请人精心打造了一个镀金牌匾并亲自登门感谢。

消息一传出去,一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同时也庆幸不已。

毕竟,郭北县有周羽坐镇,那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针,连黑山老妖、树妖姥姥这样的千年老妖都被灭了,遑论一些小妖小鬼?

……

一转眼,三月来了,万象更新。

京城。

万众瞩目的会试正式开始。

会试的地点位于城南贡院,此次共计有两千多名考生参与会试。

这俗话常说:金举人,银进士。

仅从字面理解,好像举人比进士强,毕竟金举人嘛。

其实不是这样理解的。

举人的级别与地位低于进士,而且举人属于朝廷的官员储备人员,绝大多数举人只能是乡绅,而非朝廷正式官员。

中了进士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能入朝为官,七品起步。

就算当年做不了官,排队等上两三年基本上也能排上。

金举人,银进士其实指的是上榜的难度。

中举的机率相当低,那是因为秀才太多,所以竞争自然很大。特别是像江南这种读书人较多的地方,竞争更是可以用惨烈二字形容。

但中了举之后,考进士就要相对容易一些了。

毕竟举人不比秀才到处都是。

每一届会试录取的人数都是不固定的,影响录取名额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朝廷当下里对于官员的需求量,二是当年参试考生的数量,根据一定的比例录取。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录取比例大约在十分之一左右。

相对于乡试来说,这样的录取比例已经很高了。

会试,乃是科举最高规格的考试,一旦上榜便称为贡士。

接下来还要参加殿试,但殿试只是排个名次,与录取无否无关。待到殿试放榜,便正式拥有了进士功名。

会试一般分三场举行,一场三日,共计九日。

考试的内容与乡试一样,一般就是考四书内容、五言八韵诗、五经以及策问。

当然,重点还是策问。

历史上,很多大才子之所以中不了状元,甚至中不了进士,就是输在策问上。

策问,乃是做官的基本,考的是一个人对于国家、朝廷、天下大事、民生甚至军事等等方面的见解。

简单来说就是政见。

这一点,便与才学关联没那么大了。所以,人们常用状元之才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学,其实并不恰当。

比如李白,比如苏轼,都不是状元,但历史上有哪一个状元的风头能与之比肩?

会试结束之后,所有考生的卷都要弥封,只留下一个编号,以防有考生买通考官作弊。

除了弥封之外,为了防止从考生的笔迹认出考生的身份,还要由专人校对,再誊录一遍,最后才交由一众考官交叉阅卷。

这样,便能最大限度防止作弊的可能。

会试一结束,一众考生便如出笼之鸟一般开始放飞自我。

毕竟,考试那九日简直比坐牢还要难受,牢里好歹还有伸直了睡觉,可那小小的号棚长又小又窄,睡觉也只能蜷在一个长不过五尺的硬木板上。

再加上连考九天,那是又费体力又费精神又费脑。

好不容易考完了,当然得好好放松一下,毕竟都是举人,百姓口中的老爷,好歹都有点银子,不像秀才那样捉襟见肘。

这一次,周羽门下的学生共有六人参与了会试,分别为:孙礼、付从之、郭胜泉、韦一山、刘丛、池子建。

在客栈休息了两天,孙礼邀请了平日里比较要好的付从之、韦一山一起出去喝酒放松。

来到京城,当然得去闻名天下的秦淮河畔见识一番。

有人戏称说,秦淮河的河水都充斥着一股子醉人的胭脂香。

如果白天去游秦淮河,恐怕会失望,因为它与普通的河流并没有什么区别,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河。

但一到晚上,那便是另一番景象。

灯光通明,车来人往,大大小小的画舫或泊在岸边,或在河中乏舟。

这里,汇聚了全京城最有名的青楼、勾栏。

京城十大名姬,有八个就在秦淮河畔。

一出门,韦一山便兴致勃勃道:“听闻教坊司的姑娘个个才貌双绝,不如咱们去见识一番如何?”

教坊司,隶属朝廷,归礼部所管辖。

“行,那就去教坊司。”

于是,三人雇了一辆马车径直来到了教坊司。

教坊司的姑娘一般不会到门口迎客,所以,门口迎客的都是一些龟奴或是老妈子。

“三位公子,快,里边请!”

一见孙礼三人走下马车,老妈子顿时眉开眼笑迎上前来。

她可算得上是阅人多矣,一看孙礼三人的衣着装扮便猜是进京赴考的举人。

按照她的经验,这些个举人大多出手大方,而且相对好侍候,不像京城那些个公子王孙一个比一个脾气大。

“老妈子,我们三个刚应试完,特意来教坊司见识见识,你可不要给我们安排一些庸脂俗粉。”

“三位公子放心,本坊的姑娘都是千挑万选的。而且教坊司的姑娘大多来自官宦之家,又岂是一般姑娘能比的?”

“嗯,那就好。”

不久后,老妈子带着三人来到一处雅致的小院中,然后又去唤了三个姑娘过来。

“十娘、翠云、百合,快来见过三位公子。”

“公子万福!”

三个姑娘上得前来,齐声福了一礼。

韦一山满意地笑了笑:“呵呵,教坊司的姑娘果然名不虚传!”

老妈子也很开心:“那就不打扰三位公子了,祝三位公子玩的开心,日后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虽然她对每个考生都这样讲的,但听起来依然让人感到十分舒坦。

老妈子一走,三个姑娘便分别坐到孙礼三人身侧,并分别敬了一杯酒。

接下来,自然少不了要吟诗作赋以助酒兴。

老妈子果然没有说谎,三个姑娘皆才思敏捷,应对自如,令得孙礼三人惊讶不已,由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