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的甲午年是多事之秋,约瑟夫·张伯伦成为新一届伦敦内阁中的殖民地部大臣,而他的好友矿业巨头塞西尔·罗得斯就任英属开普殖民地总理。
在私下通信中,塞西尔·罗得斯强烈抱怨南非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对英国侨民的敌视,制定了许多歧视性政策,这对傲慢的大英帝国是无形的藐视,话里话外透露着武力推翻德兰士瓦的保罗·克留格尔政权意图。
殖民地部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对此态度暧昧,但是在回信的末尾表示;“南非的政策是不可接受的,必须促其向正确方向改变。”
这一句话,埋下了“詹森远征”的伏笔。
“詹森远征”对于南非政局而言,是一起标志性事件,该事件之后英德关系迅速恶化,伦敦从此下定了决心,准备用武力彻底解决南非问题。
1895年7月11日
东京外海
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艘重巡洋舰领衔,集中了10艘勇敢级巡洋舰组成的庞大打击编队,耀武扬威的在东京湾进行威慑巡航,这已经是第3天了。
每一天从清晨开始
沿东京湾的海边就聚集了多达十几万人的民众,就是为了一睹联合打击编队的风采,在扶桑人的观念中只敬佩强者,编队军舰每一次展露雄伟身姿,总会引来一片片艳羡的欢呼声。
别看扶桑对弱者凶霸霸的,但是对强者软的很快。
东京都御前会议中
每一位参与的朝廷众臣都面色凝重,当前的事态已经发展到国家危亡的程度,站在生与死的深渊边缘,远不是大洋王国国王李福寿所说的摧毁几座破瓦烂窑那么简单。
今天是大洋王国威胁发起炮击宽容的最后一天,最终时间截止下午4:00前,若无正面回应,徜徉在东京湾的联合打击编队将会露出狰狞面容,千年古都可能付之一炬。
这将严重打击明治天皇的统治基础,引起地方藩国残余势力动乱,未来不可想象。
所以继续装死是不可能的,今天必须要拿出决断。
御前会议氛围凝重的让人透不过气来,所有大臣都不开口说话,仿佛锯嘴葫芦一般扮演泥雕木塑的角色。
其实大家心中都有答案,但是不敢说出来,害怕成为那些狂热的陆军武士刀下的牺牲品,高喊“诛国贼”的口号当街杀人,这些脑袋里满是武士道精神的军人完全做得出来。
犹豫片刻
扶桑首相伊藤博文脸上一副便秘的表情,硬着头皮用干涩的语气说道;“时至今日,各种能够尝试的办法都已经使用过了,从欧美各国传来的消息清晰的表明,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是战是和请大家集体做出一个公论吧。”
“首相大人,好像我们连还手的权利也没有吧!”
“是啊,单方面的挨打,眼看着一座又一座美丽的城市被炮火摧毁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真憋屈呀!”
“我们有责任阻止这种悲剧的发生,实在是打不过啊!”
“给就给吧,好歹还能落下一半呢。”
“不给又能有啥办法,大洋王国那位陛下一言九鼎,英国人都无法改变,反过来对我们极力施压,还有那些可恶的美国人嘴上说的漂亮,真正需要的时候却看不到人影了。”
“这么多钱,真是舍不得啊!”
“励志图新吧,以后只要击败了沙俄老毛子,就可以从他们手里索取更多的战争赔偿,什么损失都回来了。”
“哟西,此言有理。”
内阁大臣的意见一边倒,全都倾向于花钱消灾,说实话,能从抠搜的扶桑人那里挖出这么大一笔钱,简直就是奇迹。
这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离不开扶桑人率先发动战争的理亏,离不开对当前形势的无力,离不开绝对海军实力的压制,离不开一线生死的危胁。
坐在上首的明治天皇业已亲政28年了,一手主持了明治维新改革,是近代历史上难得的英明君主,他看到内阁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便略有些苦涩的点点头发布敕谕,说:
“海防之事,苟拖延一日,将遗恨百年”,要求政府和议会“协衷共济,共克时艰”。
责成首相伊藤博文亲自赴澳洲本土朝觐大洋王国国王陛下,表达臣服之一并签订相关条约。
即然挨打了,态度要端正。
至于国内动乱将采取铁血手腕予以镇压,还表示依照旧例,今后6年之内,每年从皇室经费中拨出30万日元,并命令文武官员在尔后的6年中也要抽出1/10的月薪上缴国库,用以补充造舰经费之不足。
既然勒紧裤腰带这么多年,那么多勒紧裤腰带几年也没关系。
下南洋的贫困渔家女规模还要增加,暂定每年20万至23万规模,只要能多弄一点钱就是好的。
反正扶桑国苦日子过惯了,不在乎这一星半点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