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独特的二元统治结构,是基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业上的考量,用最少的人手殖民更多的地区,攥取更多的利益,一切从商人利益角度出发。
归根到底,还是荷兰王国人口太少了。
威廉一世国王凭借2400余名白人官员及2万余人军队,统治着广袤的东印度群岛(战争爆发前),每年源源不断的为荷兰王国输送大量利益,殖民地收入占据王国财政总收入的1/3还强点,是荷兰王国核心利益所在。
这种二元式统治结构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就是省人省事省费用,弊处同样明显,荷兰殖民者统治该地区200多年,除了剥削什么都没改变。
土著族群依然信奉着自己的神灵,说着本民族语言,按照千百年来的生活习俗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看不到文明传入的痕迹,最大的改变,也许就是那些趾高气扬的白人殖民者。
马辰镇原本只是个不足2万人的沿海小城镇,土著国王居住在一栋石砌大屋内,只不过是比普通民居稍大一些的院子罢了,稍不注意,当真会忽略过去。
镇上漂亮的荷兰式建筑属于殖民官员和庄园主所有,土著居民大多沦为被白人庄园主剥削的雇工。
在昆士兰人占领该地区之后,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同昆士兰占领军一起进入的英资财团,通过各种手段软硬兼施让荷兰人吐出了种植园和房屋等资产,用低廉到令人发指的价格收购之后,转手卖给了占领军中腰包鼓鼓的官员和汇通银行,狠狠赚了一大笔暴利。
遍及马辰镇周边的种植园数以百计,价值数百万英镑,英资财团仅仅用数十万英镑就全部弄到手了,转手加价一倍多卖出,几个月时间就赚去了近六十万英镑利润。
说实话,英资财团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开发这些种植园,只能转手卖掉赚一笔快钱。
昆士兰方面通过这种办法,合理合法的取得当地大量资产,即便荷兰人再度杀回来(可能性微乎其微),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私有财产的有效力。
从另一方面来说
昆士兰方面让英资财团分享利益,英资财团幕后的力量促使荷兰人在和平谈判中,就没有谈到占领区白人种植园主财产损失及归还问题,咬着牙和血吞忍了这口气。
占领马辰已经有10个月时间,伴随着白人大量逃离,这里已经完全成为一座华人城镇,土著人口不知不觉的如冰雪般消融,街道上几乎很难看见了。
数万精壮俘虏被送到了锦鲤铜金矿场服苦役,征服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伤亡,剩下的一些可能成为某些军官购买的种植园里农奴,结果不问可知。
占领军士兵很多人娶了当地土著妇女,说是娶其实也没履行什么手续,这也是当前占领区制度缺失造成的遗憾,民政系统完全被摧毁了,一切都是空白。
在马辰镇也会看到一些年轻的白人妇女,依然穿着华丽的裙装走在道路上,这可能是某个军官的女人,在现实大环境下投入军官的怀抱……
伴随着大批移民的涌入,城镇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建立了完善的下水道设施和道路,重新修缮了码头。
原本的码头只是110米长的石砌码头,只能允许千吨级船舶停靠,根本无法满足新兴城镇和舰队驻扎需求。
新码头向海湾里继续推进了43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栈桥结构,水深达8.5米,可以满足万吨轮船停泊需求,混凝土栈桥长达240米,在附近不远设立了一座修船厂,以满足舰队和过往货轮修缮维护需求。
城镇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通过10多个月的大力建设,马辰镇规模扩大了一倍有余,近3万名华人移民居住于此,还有超过2万的军队及家属(白人或土著),居住在马辰镇方圆10公里以内的庄园及兵营中。
这么多人要吃要喝要生活,必然产生巨大需求。
占领军官兵从上到下都是腰包鼓鼓的,官兵们除了每月按时发放的薪响和战时津贴,还有丰厚的缴获收入,利益均享。
这让他们有能力买1栋房子,养一个或者几个女人,过上不羞不臊的富裕生活。
大量的人口促使马辰镇出现畸形的繁荣,饭馆酒肆遍地开花,青楼妓院林立,还有大量商铺陆续开业,城市规模日新月异的扩大。
环境改变人,这一切都是战争带来的虚假繁荣,军队官兵很多人都明白这一点,这让他们更加渴望去掠夺,去占领,演变得极具侵略性。
昆士兰的战功制度确保战死者有丰厚抚恤,伤者有可靠医疗救援和功勋田,哪怕伤残了,今后也可以衣食无忧。
战场上建立功勋的官兵升职加薪,还有丰厚的缴获收入,前途一片光明,更别提可以占有……呃,是娶当地的土著女人,这一切让人心中欲望像野草一样滋生疯长,士气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