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何方将目光投向马六甲海峡,现在只有第一个“各个击破”选项还有实现的可能性。
何方正在考虑着呢,就听到外面一阵的喧哗之声,他走到窗户口向外看去,只见大队荷枪实弹的民兵押解着长长的马车队伍走在大街上,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这是民兵会同军方下去清乡了,满载着在乡下庄园里缴获的稻米粮食,香料,财物细软返回了,看来收获不菲。
遵照上峰命令;彻底清除荷兰人的殖民印记。
登陆部队占领三马林达之后,立刻封锁了这座重要城镇,将荷兰人的殖民机构全部摧毁,部分顽抗的军队和当地白人下狠手予以击毙,相关财物作为战利品收缴。
部分俘虏军方人员和殖民机构人员集中关押,对整个城镇实行了严厉的宵禁军管,在实施过程中击毙了许多试图顽抗的武装人员,彻底掌控了这座重要城镇。
在此基础上
军方释放了监狱中的部分土著囚犯,由他们作为带路党,率领着配合行动的民兵分成几路,开始对三马林达周边的白人种植园进行清乡。
在三马林达的殖民经济中,白人种植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遍布三马林达周边地区,达到数百座之多。
荷兰白人种植园掌控了三马林达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命脉,经济影响力巨大,奴役着众多的土著劳工和华人为其服务,从中赚取巨大利益。
这些白人种植园涉及橡胶,香料,稻米,棕油,剑麻,咖啡,烟草等等,尤其值得惊喜的是还有珍贵的金鸡纳霜,在这些种植园里也有广泛种植。
在荷属东印度群岛范围内,是完全的农业种植园经济模式,基本上没有工业,依然停留在私人小作坊阶段,种植园模式占据经济主导地位,这其中荷兰白人后裔占据八成以上。
想要彻底清除荷兰殖民者印记,这些种植园就是必须要清除的首要目标。
负责清乡的军队一手拿着合同,一手拿着刀剑,逼迫白人种植园主做选择;
一种选择是放弃效忠荷兰王国威廉三世陛下,转而臣服新的征服者,在报纸上公开宣布自己效忠昆士兰声明,并缴纳数额不菲的治安税收。
对于性格刚硬的北欧人来说,这等于背叛祖国,不亚于极度羞辱,几乎很少有人愿意这么做。
另一种选择是低价卖出手中的种植园,拿上一笔钱滚蛋。
随着军队下乡的收购者大多来自英国本土,背后的财团隐隐牵涉到一些大贵族,他们趁着战事涌入三马林达乡下的种植园中,以不可思议的低价收购种植园,完全是一种趁火打劫的行为。
这些背景硬扎的财团甚至从汇通银行大量借贷,用于在战争中低价收购种植园,他们趁火打劫的手段更狠,在占领军的默契配合下,几乎以白菜价收购荷兰人苦心经营的种植园。
任何选择武力反抗者视为敌人,当即予以无情镇压,财产予以没收。
在这个论拳头大的时代,手中的刀枪就是真理。
这一个多月来
有很多看不清形势的白人种植园主选择了负隅顽抗,下场自然不问可知,民兵们押解回来装满货物的长长马车队就是最好的注解。
红河谷允许拥有英国大贵族背景的财团进来分一杯羹,牟取暴利,是在用实际利益将其和自己紧紧捆绑在一起,共荣共辱。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昆士兰伯爵大人根脚尚浅,这也是在利用伦敦大贵族的潜在影响力为自己减压。
双方各取所需,合作默契。
李福寿的诉求很简单;伦敦即然已经袖手旁观,那索性就袖手旁观到底好了。
红河谷也不指望伦敦出头为自己扛雷,这种希望早已破灭了,但也不能偏向荷兰王国方面,只要能够保持中立就好了,大家最后凭借实力说话。
这里面的逻辑清楚;
香格里拉岛是昆士兰伯爵大人首先发现并宣布全部占有的领地,拥有相关不可侵犯的权益,这已经为大英帝国殖民部所认可,并且在欧洲社会得到广泛承认。
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不认可归不认可,但那不是国际主流舆论意见,国际话语权向来是掌握在强权国家手中的,现在也不例外。
反之亦然
包括婆罗洲在内的东印度群岛是荷属殖民地,这一点同样为国际所承认。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荷兰王国可以派遣军队侵占香格里拉领地,那昆士兰伯爵也可以派遣军队侵占婆罗洲。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说道理啥的,也不用喊谁侵略谁?那只是弱者的呻吟,于事无补。
现在得看谁的拳头大,身板硬扎,不管怎么抡起王八拳先打赢了再说,先多占地盘再说,这绝不会错的。
弱者哪怕占据着真理和道德的制高点,其实不起多少作用,输了战争也就输了一切,反而被看低一线。
这就是19世纪末国际政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虽然有些残酷,但这就是无可改变的现实。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同样得不到。
这一个月来
几乎隔三差五就有大队的战利品押送到三马林达来,从粮食,金银细软到各种珍贵特产应有尽有,给登陆部队带来了巨量的补给,足够上万人的部队使用一年半之久。
荷兰人种植园也被催毁的七七八八,大半被强行收购了,少部分因为负隅顽抗被消灭了,只有极少数白人种植园主选择放弃效忠荷兰国王威廉三世,转而在报纸上公开刊登郑重声明,效忠昆士兰伯爵大人。
这种二五仔把自己的后路绝了,登陆部队自然不会强加为难,再征收一笔重税之后放过了,保留了他们的种植园。
在三马林达周边地区,这样明智选择低头认输的白人种植园主只有不到20个,占比10都不到。
其他人大多拿了一笔钱,将会黯然乘坐近期前往巴达维亚的英国商船离开,不可能再有机会返回了。
东西吃到英国人的肚子里,奢望再拿出来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