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是三天,张天志睡了两天。
他实在是太困了。
不过他从一醒来就又得开始忙碌。
他亲自做服务员,顾客们本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每人都顺带拿了一本。
连续三天,每天大概出十多本的样子。
不管怎么样,出去的书,别人大概率是不会丢的。毕竟这玩意儿可是稀有品。
几日后,他又开始准备筹建私塾。
他打算自己亲自教。
活了快30年,他也是第一次当老师。
钉子和书籍都是高利润的产品,张天志当然不会忘了在这上面大赚一笔。
有了钱他又采购了20余个奴隶。
这些奴隶他全部用来做砖,没错,就是红砖。
红砖是古巴比伦人发明的,但是传入华夏却在1000多年以后。
这是华夏的第一个红砖厂,张天志花了不少心思。
毕竟他虽然在农村长大,也搬过砖,见过别人烧砖,但是自己实际操作却还是差一点火候。
经过了七八次的失败之后,第一批红砖终于成功了。
烧制红砖,当然少不了建立烧窑,建立烧窑的同时当然会同时生产石灰和水泥。
石灰的烧制就很简单,在制造水泥的过程中间,张天志遇到了困难。
当然,这个困难他交给了工匠们,自己只是讲了理论,说实话,他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没有水泥不要紧,红砖砌墙照样可以。
他只是要建一个现代化的校园而已。
接下来的两个月,他都在亲自督促校园的建设。
两个月之后,一座新式的校园诞生了。
由于没有水泥,只能红砖石灰墙。
整个校园全部用围墙围了起来,里面有三栋建筑,一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还有一栋教室宿舍楼。
三栋建筑中间的院子是一个足球场。
什么?没有足球?这个简单,他亲自设计了用皮革缝制的足球。
学校的大门上他亲自题字,上书“华夏学堂”四个字,落款张天志。
四月初一,华夏学堂开学,总共学员61人,有40人是张天志买的奴隶,21人是他自己田庄的佃农和孩子。
外来学员一个都没有。
没办法,没人报名啊!
他是免费教学,但还是没人报名。
别人哪有时间跟他学习?穷人饭都没得吃,我要去劳动。有钱人跟你学?我不晓得找个先生?
张天志硬着头皮开始教学。
小到六岁的小孩,大到50岁的老人,全部跟张天志一起学华夏大字典。
学名语文!
全部都是一年级,一年级开设两门课程,语文和数学。
数学就从阿拉伯数字开始教起。
华夏可没有阿拉伯数字,这玩意儿是进口产品,问题是人家原产地都还没发明,张天志就只能窃为己有了。
就在张天志埋头苦干的时候,外面已经大地震了。
华夏大字典已经出去了3000多本,几乎许多的读书人全部人手一本,并且流传到了外地。
这本书已经成为了酒宴上的一个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