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数学家!(1 / 2)

黄昏一个头两个大,一个人要厘清理工类科举考试的事情,这个工程量之浩瀚,没有个一年半载别想弄出来。

可这事又只有自己去办。

首先,要明确什么理工类和传统科举的差别,这其实是个很麻烦的事情,要让读书人转变观念,放弃四书五经来学自己编修的理工课本,简直难如登天。

又不得不做。

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离不开理工,至于那后面的量子力学什么的,黄昏根本不去奢望,所以黄昏打算先弄数学。

这个简单。

毕竟当下工业化进程的程度上,对数学的需求要稍微低一些,最关键的一点:黄昏的数学也差,他大概就记得一些公式定理。

所以弄这个,把公式定理交给国子监那边,让他们组织人手来发展数学。

朱棣下了道旨意:

长平布政司使黄昏,若至礼部、国子监、吏部差办科举相关事宜,三部门必须全力以赴的配合,不得拖延推诿,若是需要人手,翰林院那边也不得推诿。

有了这封旨意,黄昏就要惬意许多。

不过翰林院么……几乎是名存实亡了,因为科举后的进士都被外放到地方做官,根本没多少人有机会在翰林院去吃冷干饭。

实际上这个部门,也许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裁切掉。

离开乾清殿,黄昏直奔国子监,找到吴与弼……如今的吴与弼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与弼,科举之后一直在国子监和太学任职,去年又在全国各地走访,从他身上你几乎看不见读书人的影子。

但整个国子监和太学无人不知,这位最不像读书人的青年,反而是最读书人的。

学贯古今,博览宇内。

这说法毫不夸张。

这其实是黄昏的无心插柳,当初本来只想让吴与弼编字典,哪里知道吴与弼为了编出字典,看遍了书籍,成了一代大儒。

当然,现在的吴与弼声名还不显。

而且他也不打算博声名,所以出仕之后,几乎没写过文章,只是默默的工作、看书,然后思考黄昏说过的教育改革的事情。

吴与弼是一个做实事的人。

看见黄昏到来,很是欣喜,急忙从案牍后走出来,亲自给黄昏倒茶,笑道:“你怎么有空来这边,国子监和太学这边可没多少争权夺势。”

黄昏笑道:“主要还是关于教育改革的事情。”

接过吴与弼倒好的茶,道:“我已经说服陛下,科举会广开科目,所以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了,这个事我还是相信你。”

毕竟你吴与弼的大教育家,如果没有自己的影响,会是崇仁理学的创始人。

不过现在么……

估计没崇仁理学什么事了。

吴与弼略有愁苦,“我现在这个职位,教育改革的话,有点力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