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道德和私欲的抉择(1 / 2)

我这一生,还很长。

很简单的话。

没有慷概激昂,没有热血沸腾,只是话家常。

但在两个长辈和大舅哥的耳里,却似黄钟大吕,恍然间,三人似乎看见了一个人,走在那大明的巨大版图上,宛若时针一点一滴走远,而大明的版图也越来越远……

徐辉祖深呼吸一口气,起身来到黄昏身畔,拍了拍,本想说些什么,却觉得有些难为情,于是板着脸道:“小心着些,别让我为难。”

言下之意,你要和乌尔莎、娑秋娜或者那十个西域美女发生点什么,最好别让我知道,要不然我回去不好给三妹交差。

大家都是男人,懂得起。

嘴边的肥肉怎么能不吃。

高贤宁起身,对着黄昏以儒家读书人的礼仪做揖,“若身体力行,百十年后,汝当为圣人也。”

转身和徐辉祖一起出门。

黄观起身,看着这个已经让他完全不认识的侄儿,深呼吸一口气,哈哈大笑着,就这么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有侄子黄昏。

正应了那句,我辈岂是蓬蒿人。

若是如此,那我黄观为侄儿之梦想,出仕朱棣朝内又何妨。

快哉!

黄昏伸出手,喂了一句,发现三人都没理他,一时间有些无语,呢喃着说我都还没有说到了安南,和胡汉苍交流时的策略呐。

你们不听听?

得,反正到安南还要几日,路上慢慢交流,大家一起查漏补缺,总得让胡汉苍父子为攻打占城认错,还得让他们吐出安南的统治权来。

黄昏坐在那里,陷入沉思。

他在想一个问题。

一个哲理和道德的问题。

现在这个时节,裴伯和陈天平应该快要到大明境内了,陈天平大概也从澜沧王国往大明跑路——其实这事因为梅殷的反叛和朱棣的亲征,导致整个亚洲局势的变化,而延后了几个月。

也说不准陈天平因为这小小的蝴蝶效应已经死了。

毕竟大明忙得团团转的时候,胡汉苍和胡一元这俩父子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追杀陈天平,澜沧王国没有必要因为一个陈天平而得罪安南。

但是——

如果陈天平没死,他和裴伯先后抵达大明见过朱棣,自己要如何选择?

按照道德来说,自己不能看着陈天平送死。

以历史轨迹来看,陈天平到了大明后,朱棣会再强烈谴责安南,然后胡汉苍父子作死,请大明送陈天平回国继承王位,结果却在路上当着大明五千雄师的面处死了陈天平。

所以如果站在道德角度,自己可以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可若是阻止了这件事的发生,大明还有什么光明正大让藩属国谁都无法反驳的借口来征讨安南,如果不征讨安南,如何让安南变成大明的交趾布政司?

黄昏是一个矛盾的人。

从某方面来说,他和朱棣一样,所以朱棣才会如此信任黄昏,因为朱棣有时候能在黄昏身上看见他的影子。

换句话说,很多时候做事情,黄昏也想立牌坊。

但在这件事上,他真不知道如何立牌坊。

为了大明的帝国霸业,为了自己的梦想,陈天平得死,但是作为小半个读书人,黄昏又觉得人性本善,不应该让陈天平这个可怜人再承受这种磨难。

愁。

忽然心思一动,这事何不问问叔父黄观?

他是三元状元,必然有解惑之策。

适时乌尔莎端了热水进来,比划着手势,说洗漱休憩,然后弯着要将热水端到黄昏脚下,半跪着给黄昏脱鞋。

黄昏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乌尔莎的背上。

真光滑。

又忍不住顺着往下看。

真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