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略有失望,大唐的黄金更少,大都被制成了金器。
“不是黄金,儿臣的想法是换成纸张。”
“你最好不要跟朕说笑,这是国家大事。”
李世民觉得李佑在开玩笑。
“父皇,你先听我说完。”
“两地商户之间做生意,不可能带着几千几万两银子在身上,不方便,也不安全。”
“一般都是先谈好价格,然后写上收据,之后再把银子送过去。”
“对方如果按时交银子或者银子数量不对,那另一方则可以拿着收据报官,这个时候这张收据可就价值几千几万两了。”
“是大唐律法赋予了这张纸的价值。”
“同理,如果律法提前赋予这张价值,是不是就免去了这些麻烦,两方可以一手交货一手银子。”
李佑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儿臣想的是,在大唐各地设立一种机构,名字比如可以叫做钱庄。一个商人想要去外地买东西,可以先把银子存放在钱庄里,然后钱庄代表朝廷给他一张收据。”
“这个商人就只需带着这张收据去外地购买商品。交易谈成,就把收据拿出来给对方,对方可以凭借收据在本地的钱庄里拿出银子。”
李佑说完,众人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戴胄先开口说道:
“确实是个好思路,但是弊端太多。前期如果没多少人去钱庄兑换收据,那么钱庄的银子就不多。突然来了一个大额的收据,钱庄兑换不出怎么办?是可以从别的钱庄运送银子过来,但是运用银子也是有成本的,最重要的是不能及时兑换有损朝廷颜面。另外这种方法只针对商户之间的大额交易,并不能解决如今铜币太少的问题。”
“这个戴胄有点东西啊,不愧是户部尚书。”
李佑心中想着,原本想着慢慢来,那现在一步到位呗,于是便说道:
“那就让钱庄发布纸币。”
“何为纸币?”
“就是固定面额的收据,比如收据上写一两,别人存八两,就给他八张。或者更精细一点,一张五两的收据,和三张一两的收据。”
“前期没多少人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在钱庄门口写清楚大额钱币兑换银子的时候,可能会需要三到五天。等到钱庄里面的银子够多了的时候,就不是问题了。”
戴胄又是思考了一会儿然后高兴地说道:
“大有可为,虽然钱庄会一直亏钱,但是利大于弊。”
李世民有些蒙,蒙的不是听不懂李佑的方法,正是因为听懂了,他才蒙的。
困扰了户部这么长时间的问题,竟然被李佑三言两语解决了。
不过让他蒙的还在后面。
李佑摇摇头说道:
“怎么会亏钱呢?”
“怎么不亏钱?前面钱庄的建造,后面钱庄保管银子的成本,这都是钱。本官知道了,齐王殿下是想别人往钱庄里存钱的时候收取一定费用对不对?那是行不通的,这样别人更不会往钱庄里存钱,那钱庄的成型时间就大大的加长了。”
“本王不是这个意思。”
李佑觉得这个户部尚书真的有点意思,这些问题他都能想到。
“那怎么能不亏钱?”
李佑没着急回答,银行都弄出来了,自己怎么可不占一脚。
“父皇,这钱庄是大唐的钱庄,应取名大唐钱庄。虽钱庄户部会建造,但是儿臣要两成的收益。”
李世民一听李佑这么说,顿时有些不明白了。就算不亏钱了,难道还能挣钱?不过这本就是李佑想出来的法子,他占两成也无可厚非。
“朕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