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能识字总归是好的(2 / 2)

“还是你家晓芸有出息啊。我听说晓芸今年要当书院的老师了吧?”

“不清楚,她说今年的学生不多,可能用不着她当老师。你家孩子今年送书院吗?”

“送去干什么,这次殿下又没说学成能跟晓芸一样月俸五两起步,而且只教算学,明年我打算送他去洛阳的国子监。”

“今年先送去认认字也是好的啊。”

“不用,我就能教他。”

“你识字了?”

“那还不简单,现在齐州这么多人认字,书又不贵,买本字典,多请教请教别人,不就会了?”

“这一大把年纪,还认字干嘛?”

“这你就不懂了吧,你认识吴达吧?”

“认识啊,他不是去青州了吗?”

“你知道他去青州干嘛了吗?”

孙晓芸父亲摇摇头说道:

“听别人说好像也是做工建房啊。”

“是建房,但是他不自己建,他手底下有一批工人,他当工头。比方说大户人家找到吴达要建新式房,吴达就和大户谈多少银子。本来二十两就能建好的房子,他问大户要三十两甚至更多,有些大户人家也不在乎这个,只要房子能建好就成。现在吴达都赚大发了。”

孙晓芸父亲心头一惊,没想到还能这样赚钱,现在钱都这么好挣嘛。不过他还是不解的问道:

“这跟认字有什么关系?”

“老孙,你是怎么生出晓芸这么聪明的女儿的?包工程是要和大户签契约的,你不认字不怕被人忽悠吗?而且当工头接触的人多了,不认识字到哪里都不方便。再说了,学认字能有什么坏处。”

“哦,原来是这样,这么说你是准备学吴达当工头了?”

“那当然。不说了,马上要做工了。”

孙晓芸父亲点了点头,心里想着也学学认字,先不管自己能不能学吴达这样挣钱,反正认了字总归是好的。

截止到三月底,报名工科院的人数只有一百二十人。无一例外,全部是六七岁大的小孩子。

而且李佑不用问都知道,这群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把孩子送到书院,也不是冲着数学来的,而且送孩子来认字的。

等这群孩子认完字,李佑估计他们也会退学回去帮家里干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佑不是没想过招两个大儒过来在书院教儒学,可是这样跟国子监有什么区别?

国子监现在也教数学,而且学费很少,反正像齐州大部分百姓都有能力把孩子送去国子监。

无非就是工科院还有一门科学而已,但是没人重视啊,就连第一批五十个学生里,对科学感兴趣的也不多。

不过李佑也没有为此事烦恼,反正以后人们会了解到数理化的重要性的。

现在这样挺好,正好让五十位学生学一学高中数学。

上一次李佑去书院,李淳风一个劲地跟李佑抱怨他没时间研究大学数学,因为学生不停地来请教他。

不过李佑一句话就让他毫无怨言。

加钱。

当时李淳风变脸速度之快简直匪夷所思,甚至李淳风自己提议要统一开课。上午上课,下午自习。

这样一来他也有时间看大学数学,不像之前,学生不分时间一个一个来问问题,他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李佑一度认为这货抱怨的目地就是为了加工资,不然怎么一说加工资,他就把计划都想好了。

不过李佑最不缺的就是钱,能让李淳风代替自己教课,让他有时间去做些其他事,这点银子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