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一炮而红(1 / 2)

当初周阳的筑基庆典都举办了三日,如今的紫府庆典,自然是要持续更长。

十天!

足足十天!

十天时间里,赤虎山上的灯光灭了又亮,亮了又灭。

山上一众修士讲法传道的声音,时刻不绝于耳,引人深思。

周阳一个人就讲道授法了三天,他准备充足,一共讲了修行之道、炼器之道、御剑之道、斗法等多个方面的要点诀窍,所讲内容对于筑基期修士都有不少帮助,干货满满。

而在他之后,周家其余修士如萧莹、周玄灏、周广翔、周广襄、黄毅,甚至是周元辰,也是纷纷各展所长向在场修士讲解自己的修行经验和炼丹、布阵、制符经验。

这种讲道授法不涉及根本传承,不至于让人学去自己的看家本领,但也不是谁都愿意拿出来与外人分享的。

周阳和周家的修士肯将这些说与外人听,不管是不是为了拉拢人心,都是一件造福大众的好事,值得敬重。

因此讲道到后面几天,虽然美酒佳肴没有了,虽然灵果没有了,可是却没有谁还在乎这些,都是精神振奋的聚精会神听着其他修士讲解修行经验。

许多修士都意识到,这次讲道授法的机会,很可能是百年一遇的那种,若是错过,以后怕是此生再难遇到。

如此一连十日过去,直到周阳起身说出庆典结束的话之时,许多人都不禁满脸遗憾之色的情不自禁长叹出声,不舍得就此结束。

“再次感谢各位道友不远万里前来出席周某的紫府庆典,周某及周家感激不尽!”

周阳起身对着四方拱了拱手,一脸笑容的说出了庆典结束语,然后他顿了顿,又是微微一笑道:“另外诸位道友若是不急着回去的话,不妨到我们周家新开的流云坊中走一走,也许能够另有收获。”

他这话说完,在场的黄沙门掌门张云鹏眉头就是一皱,似是有些不悦。

但是其在皱眉想了想后,便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脸色很快舒缓下来的看着周阳轻轻一笑道:“好一个流云坊?周道友真是有心了!”

他刚才想了想,周阳只是去了一次流云洲修仙界,而且去的时候还是筑基期修为,就算当时从流云洲修仙界带回来了一些好货,现在应该也用得差不多了。

所以这个名字的作用,也只能是一个博人眼睛的?头罢了,并不会真正影响到黄沙门对于流云洲修仙界宝物的垄断地位。

而周阳听到他的话,也是报以笑容的轻轻一点头道:“张掌门难得出来一趟,不如也赏光到坊市中走一走,帮坊市吸引一下人气?”

“哈哈哈,既然周道友都开口了,张某又怎能不给面子?”

张云鹏哈哈一笑,倒是很好说话的马上答应了下来。

而不管是张云鹏这个黄沙门掌门带头前往坊市游逛,还是“流云坊”三个字的暗示作用,或者是单纯为了报答周阳这次讲道授法的恩情,赤虎山上那些外来修士,都是随大流的跟着到坊市走了一趟。

许多人的想法都一样,反正来都来了,逛一逛坊市也没什么,就算没有收获,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不过等他们进入坊市后,心态又改变了。

三阶法器、三阶灵符、二阶上品阵法、二阶上品灵丹,面对着周家精心准备的各种物美价廉之物,除了张云鹏这等紫府期修士外,有几个修士能不动心?

要知道为了实现一炮而红的计划,周阳不光是自己利用空闲时间炼制了一些法器投入到了坊市中,还将周家宝库里面积累的近一半宝物都拿了出来售卖。

这些东西价格普遍都只有正常价格的九成,平时在其它坊市只要一出现,绝对很快就会被人抢购走。

现在大量这样物美价廉的宝物出现在这里,那些手里有余钱又确实需要这种宝物的修士,有几个能忍住购买欲望不出手?

于是乎,只是短短半日时间不到,周家准备的各种宝物就售出了大半。

许多买到或者没买到宝物的修士,心中都后悔自己为何没有多带一些灵石在身上,这样就可以多购买或者买上想要的宝物了。

至此,“流云坊”的大名很快就随着这些修士返回而传了出去,引得不少听闻消息的人前来淘宝。

一些散修更是因此当场决定了日后留在赤虎山绿洲发展。

而欲寻周家合作在坊市内开设店铺的家族数量,也是一下子增长到了几十家。

周阳“一炮而红”的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

事后,等到其他前来参加庆典的人都散去后,周家的修士,却是在收拾好手尾后,齐聚到了议事大殿中开会。

“广芸,你是财务长老,你先说说这次紫府庆典所收贺礼和坊市内这段时间收益,以及家族为了举办紫府庆典花费了多少灵石。”

议事殿中,周阳等所有出席会议的周家修士都入座后,便第一个点名财务长老周广芸说起了财务情况。

“回族长的话,这次紫府庆典所收贺礼价值经过估算后,大约在十八万块下品灵石左右,坊市那边这几日的收益,也达到了八万多块下品灵石!”

“而家族为了举办紫府庆典,一共消耗了二十五万七千四百余斤灵米,七万四千八百余斤灵肉,一千七百六十余斤灵酒,九千二百余株灵药,四千七百八十余枚灵果,这些东西总价值将近九万块下品灵石!”

周广芸很早时候就跟随在周家主管财务的长老身边做事了,在财务上面吸取了前面数代长老的经验教训后,她在这方面的能力找遍周家也找不出几个能与她一较高下。

而且她也明显是有备而来,周阳一问起这件事,她便做到了脱稿对答,显然是早就对相关数据熟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