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国要求大魏出白银一百万两?
兵部尚书这句话一出。
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转过头,眼神都带着不善。
就连魏云弈,也在此时愣住了。
高阳国。
乃大魏王朝藩属国,位于辽东边境之外。
因为存在这宗藩关系,所以高阳一直以大魏为尊。
除了每年必须的进贡之外,还会派国内的官员以及文人,来此学习。
无论是经济, 亦或者是文化,都与中原极度相似,甚至于语言,在高阳国上层中,也是必须要掌握的。
就连高阳这个国名,也是当初太祖高皇帝赐予。
更为重要的是,历代高阳国王。
也必须经过大魏皇帝的册封,才能算的上是名正言顺。
简而言之,高阳除了名义上不属于大魏外,其他的都需要受到钳制。
而现在,他们国内发生水灾。
居然要求大魏出钱...
也难怪在场的众大臣眼神变化了。
试想一下,一个每年都要向自己进贡的国家,突然反过头来向你伸手要钱,任谁都会不喜。
“什么时候的事情?”魏云弈思索了一下,开口道。
“就在北境军报传来之后。”
兵部尚书当即道:“这事礼部也知道,我与王尚书也调查了一下,高阳国确实发生了水灾,但这事情况并不严重,最多是让高阳减少了一些财政上面的收入。”
“至于高阳国百姓受灾之事,因为事发突然,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在北境军报传来之后?
众人闻言,全部邹起眉头。
虽然水灾确实发生了,但这个要求,来的有些巧啊。
在场哪个不是聪明人,皆是在其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那礼部的解决方案呢?”魏云弈点头, 继续问道。
对于藩属国, 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
一般是由礼部进行的。
特定时候, 兵部也会出面交涉。
至于原因嘛,也非常简单,因为有些事情,不只是能动嘴皮子就能解决的。
在关键的时候,秀一秀肌肉,效果往往必说得天花乱坠更好。
“回禀陛下。”这时候,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也走了出来,恭敬道:“礼部最初得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关心,所以派人与高阳国接触,毕竟是天灾,因此并没有为难他们。”
“当然,拿出一百万银子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微臣与林大人给了一个解决方案。”
“那就是免除今年高阳国一半的进贡,此前微臣也一直有注意高阳国财政。”
“他们国库还算充盈,免除进贡下,这点问题应该可以自行解决的。”
免除藩属国一半进贡。
这种事情时有发生,不说在别的时候。
就拿先帝时期来说,就曾进行过五六次, 因此,也不需要皇帝亲自做出决定。
“那结果呢?”魏云弈想了一下,同时在回忆原著有关的剧情。
“高阳国那边态度非常坚决,必须要我们出钱。”
礼部王尚书犹豫了一下,继续道:“他们说,一百多年来,高阳进贡给大魏的东西,换做是钱财的话,至少也有数千万两,如今只是拿回一百万两白银,也是应该的。”
此话一出。
包括张正明在内的所有大臣,同一时间都怒了。
免除一半进贡,已经是大魏体谅他们高阳国难处的施恩了。
现在对方,不答应不说,居然还拿一百年来进贡的东西来说事?
在场哪位大臣不知道。
高阳国之所以成为大魏的附属,不仅是当年太祖高皇帝立国之初,派兵进犯,最后输了才缔结的盟约吗?
而且这一百多年来,大魏虽然收了的进贡,但每年也会派人给钱,帮助高阳国。
他们的私塾、典籍、乃至于荒地的开垦,哪一件事情大魏没有参与进去?
若没有这些,他高阳只是比草原蛮人强一点的化外之民。
就连先帝时期高阳国被海外岛国进犯,差点覆灭,也是大魏出的兵。
这才让他们免除了灭国之危。
现在不仅不感恩。
还伸手要钱,简直是太不要脸了!
“陛下!”这时候,张正明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后站出来道:“高阳国却是恬不知耻,但现在北境战事即将开始,草原有二十万大军虎视眈眈。”
“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多事,所以微臣以为,银子肯定是不能给的。”
“但可以退一步,免除高阳国今年全部的进贡。”
这句话,让众人陷入沉默。
他们没有说话。
因为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在别的时候。
他们完全可以不理会高阳国的无理要求,大不了,就直接派兵。
但现在,北境战事即将开启,即便有神武侯挂帅,但具体情况还很难说。
即便能击退草原部落,可如果在这时候,高阳国突然返水,从辽东发起攻击。
届时,大魏就要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
而事实上。
以大魏如今的力量,应对两线作战,也并无问题。
但问题就在于,除了高阳和草原,还有南境之外的威胁...
所以稳住暂时稳住高阳。
才是明智之举。
“微臣赞同太傅的意见。”礼部尚书思考了一下:“草原现在还有八部没有动静,若在这时候突然南下,北境的驻军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从其他地方调集兵马。”
“而距离北境最近的地方,除了燕地之外,那就是辽东驻军,可一旦如此,就无法应对高阳国。”
大魏疆域确实很大,也占据了许多丰富的资源,经济强盛。
但如此,也带来了几个大问题。
首先。
就是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那都是所有人都觊觎的。
如草原部族、如南境、以及西北地区之外。
其次,疆域太大,就会接壤太多国家。
没有战事的时候,几乎谁都不敢动,毕竟大魏立国之初,已经把东方大陆诸国差不多打了遍。
可一旦某个地方进犯,那其他国家就会动心思,即便不出兵,也会想办法捞点好处。
很显然,高阳国正是抱着这个想法。
而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
依靠的,不仅仅是强势就可以了。
还需要审时度势,必要的时候,做出妥协,保证最大的利益。
事实上,在场的内阁大学士们,心中都是这个想法,即便他们对于高阳国的行为很不耻,很愤怒,但当务之急,还是应对北境危机。
没有人可以承担,面临双线对战,以及周围诸国会不会出动的后果。
所以这个决定,是当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连宋公文在经过思考后。
最后也是这样认为的,说了一句:“臣,附议。”
兵部尚书林大人,则低着头,没有说话,却不知在想什么。
但其意思,也非常明显。
至于魏云弈。
面对众人的意见,却没有说话,他在回忆有关于原著的剧情。
他知道,高阳国确实在草原部落南下的时候,突然发难,要求大魏出钱一百万,用以救济灾民。
但实际上,他们的受灾情况,并不严重,高阳百姓虽然遭受了损失,但也能维持下去。即便不免除进贡,也能维持得下去。
所以高阳国真正的目的,就是想以此为契机,将以后的进贡全部免除。
毕竟换做任何是一个国家,也不愿意每年都拿出一部分交给他人。
而原主,因为顾虑草原部落。
因此最后接受了张正明等人的意见。
选择忍耐,直接免除了对方三年的进贡。
而高阳国也因此,将大量的财政,慢慢投入到其他地方,经济和军事,也开始增长,越来越强,最后俨然成东方诸国中的小霸主。
按道理来说,魏云弈现在选择当昏君,也应该这样做。
因为只要高阳国强大了,势必会威胁到大魏。
如此,气运也会受到影响而减弱。
但实际上。
在原著之中,大魏也在不断强盛。
高阳国确实强大了,但也并未成为大威胁。
即便他们本身对大魏朝廷心中不满,可并不敢真的选择抗衡。
尤其在后期,原主也开始选择和高阳国开启了全面交流和贸易。
在此影响之下,大魏经济也开始得到了飞速发展,各方面也都强大了起来。
可以说,若他此次选择妥协,短期看起来,是对外弱势,符合昏君之举。
但若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其实好处多多。
而大魏最后之所以走到巅峰,也与此事,有着极大的关系。
所以,妥协是不可能妥协的了。
必须想其他的办法才行!
思绪至此。
魏云弈这在抬起头,望向众人,眼神也逐渐变化,开口道:“高阳国趁着机会,就是想要敲竹杠,因为料定我大魏因为要应付草原部落,又要顾忌其他诸国,分身乏术,从而不敢采取强硬手段。”
“可这些年来,我大魏是如何帮助高阳国的?可他们却做出如此行径,可耻至极。”
“诸位,试想一下,若今日选择妥协,免除高阳国进宫,那明日呢?”
说道这里,他眯起眼睛,继而道:“怕是就会要求免除以后所有的进贡,长此以往,我大魏的威严就会直线下降,诸国就会认为我大魏软弱可欺。”
“然后就是其他藩属国,也提出类似的无礼要求,到那时候,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魏云弈的话,可以说是掷地有声,完全从大魏的威严角度出发。
尤其是那一席话中,根本就挑不出任何毛病。
除高阳意外的其他诸国。
之所以选择臣服,就是因为当初太祖高皇帝的强势。
而他们又不敢与大魏正面碰撞,只能选择成为附属,每年上贡以求平安。
可在这种时候,选择示弱,那会不会给东方诸国一个错觉,大魏是不是不行了?
如此,怕是遭遇的危机可能会更大!
众大臣闻言,面面相觑。
他们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可陛下的话也完全没错,无法反驳。
最后,张正明叹了口气,然后走向前来,不由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朕曾听过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魏云弈眼神中带着冷意,继续道:“在这种情况下,我大魏必须要强势,无论是对草原,还是对周边诸国,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困境,就选择妥协,他高阳国想要让我大魏拿出一百万两白银,这是什么,是威逼,是趁火打劫,对于这种事情,必须给予坚决打击!”
“朕说了这么多,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那就是开战!”
开战?
此话一出。
在场众大臣全部都懵了。
原以为,陛下虽然对此很愤怒。
可最多是以强硬的姿态,不同意高阳国的无理求情而已。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陛下居然要直接开战...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礼部尚书站出来了,然后道:“辽东的驻军虽然多,可几乎都是为北境准备的,若在这时候选择开战,最多只能调集五六万兵马,其他各府虽然也有驻军,但调集起来也需要时间和大量的钱财。”
“尤其是,现在北境局势严峻,若轻易开启战端,可能会让我大魏处于不利的位置。”
大魏所有的军队加起来,的确超过百万之巨。
但其中六成以上,都是为草原准备的。
此外还有对付海寇,要防御南境。
所以根本不能动。
不然若其他国家若进犯,就很难对抗。
而辽东的驻军,一直以来都是与北境驻军配合,其中大部分,也是不能动的。
所以礼部尚书的话,乃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并不是危言耸听。
连站在一旁的张正明也是紧蹙眉头。
知道如果再开启战端,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情。
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大魏的国库,很难支撑两线作战,即便手下大军足够,但没有钱,也就动不了。
所以他虽然没有说话,可显然就是倾向于最好不要开启大战。
“不开战,难道就让高阳国如此折辱我大魏吗?”
魏云弈转过头,当即道:“我大魏,既然是中原之主,必然要显示出相应的威严和态度,不然何以服众?”
“再说,高阳不过蕞尔小国而已,对付他,辽东出五六万兵马已经足够了。”
“至于那些为北境预备的驻军,根本就不需要动,影响不了大局!”
此刻,魏云弈所思考的事情只有两件。
其一,直接发起大战,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