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齐楚纷争(三)霸主远征(1 / 2)

楚人连番伐郑,挑衅中原,而齐国也有所回应。自去年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宋地)后,今年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又再次会于阳谷(齐地),谋划伐楚之事。

不过楚郑毕竟离得更近,于是楚国趁着齐国集合诸侯联军之时率先一步伐郑,而这时的齐侯还在宫苑内和他的如夫人蔡姬在游园戏水呢。

齐桓公有三位夫人,六位如夫人。“如夫人”就是待遇如同夫人之意,地位比夫人低,比姬妾高。后人还创造过一个类似的词,叫“同进士”,用于官场。

齐桓公的三位正式夫人是王姬(天子的女儿,周天子姬姓)、徐嬴(徐国公女,徐国是嬴姓)、蔡姬(蔡国公女,蔡也是姬姓),这位蔡姬是现任蔡侯蔡穆侯的妹妹。

齐侯虽然霸业正隆,但毕竟芳华不在,而蔡姬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年轻人嘛,总是好玩好闹,齐桓公和夫人蔡姬在园子里乘船游玩的时候,蔡姬觉得好玩便使劲晃船,桓公制止她,她还是晃个不停。

齐桓公可能岁数大了,不喜欢年轻人的游戏,也可能怕水怕死,脸色都变了。齐桓公很生气,就把她送回了蔡国,让她回母国后好好管教一番。

没想到蔡穆侯可能是缺心眼,也可能是蔡姬经过此事是彻底伤心了,所以蔡侯就把蔡姬改嫁给了楚成王,据说还是依照蔡姬的意思。

《左传》:“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

齐侯虽然送归了蔡姬,但是并没有断绝关系的意思,只是送回娘家管教,谁想蔡穆侯这二傻子转手就把她妹妹给另嫁了,还让老对头楚成王给齐侯带了绿帽子,这种事要是齐侯能忍下了,他还是男人嘛。

于是,因着这么些于公于私的原因,齐侯这回是彻底震怒了,征发了诸侯大军便要讨伐楚国,顺带着,那倒向楚国的蔡国也要一并收拾一番。

于正闻听此消息后倒是很为蔡国这样的小国伤心,蔡姬作为蔡侯的妹妹,嫁给一个年纪大把的糟老头子便算了,还只得了个如夫人的位子。而齐侯把蔡姬送归的举动更是过分,这不是在明着打蔡侯的脸嘛,蔡侯见与齐姻亲断绝,这才投向了楚国的怀抱,结果齐侯还要以这个理由讨伐蔡国。

只能说弱国在国际外交上实在没有正义可讲,只能在大国间左右逢源。然而如今随着齐、楚两国的摩擦愈发激烈,中原和楚国边境上的一些国家,如蔡国、江国、黄国等,甚至郑国、陈国等国,只能是为大国前驱倒向其中一方强者,然而一不小心还是会有灭国的危险。

于正见郑国最终还是靠向了霸主齐国,知道此时伐郑的时机还不成熟,因而只能先率兵去汇合西门吉在百泉邑的军队,准备一起攻伐共邑。

共邑毕竟是曾经共国的国都,共伯修建的代天子规制的城墙,于正一方虽然人数上有着不小的优势,但是留吁狄据城而守,一时片刻还真攻不下来,于是他只能采取“围三缺一”长期围困的策略。

围三缺一的围城战术自是于正学习自后世的《孙子兵法》,希望被孤立的狄人军心不稳下能够出逃。留个缺口,并不是说放任不管了,而是要在敌人逃跑的必经之地预设埋伏,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埋伏圈中。一旦敌人弃城而逃,便可免去攻城之苦,在野战战场上彻底消灭敌军。

然而在城中还有粮草的情况下,此处的留吁狄倒是还能坚守,将城池守得固若金汤,使得于正数月围城都不能攻克,这一僵持之下,便从初夏来到了初秋时节。

而这时,卫国的朝堂却罕见地向黑山联军派出了使者。

毕竟是国君的使者,于正多少还是卫国的大夫,于是只能从战场上赶回,沐浴更衣后接待了他。双方见礼后便一一入座,家臣们也很好奇使者此来的目的。

“使者此来,可是有何大事?”于正坐于主位之上,居高临下地问道。

使者答曰:“前些时日,齐侯召集诸侯盟会,要讨伐楚、蔡二国,我卫国也是与会之国,又受齐国复国之恩,所以此次也需派兵参与。

国君如今正在征集卫国诸大夫的军队,一同参与此次远征,故而派某前来传达集结命令。”

从齐国到楚国,这距离可谓是千里迢迢,以此时的交通方式来说,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远征,看样子齐侯这一回是真下了决心了。

于正闻言心中有些惊讶,自己的黑山军几乎是半独立于卫国朝堂的,怎么此次征召军队会有自己一份呢。当然自己毕竟也算是卫国的大夫,这么做从情理上来说倒也不是不可以。

使者见于正和其手下家臣们的怪异神色,果然有些想置身事外的意思,暗暗有些生气,这些人果然有些独立于卫国之外的意思。口中则还是好言说道:

“国中军队需要防备狄人,自也抽调不出太多兵马,然而也不能让各家诸侯太过小看我卫国的实力。国弱故而要示人强,这样才不至于招人轻视、欺辱。